明日之食在何方?

法国电影《明天》(Demain)用希望构筑了一个探索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理想国”,Jing和她的“明日之路”行动小组正沿着这条道路行走。为了探索”明日之食在何方”,她让我们先思考”明天吃什么”。

4月25日晚上,公共创新实验室的工作坊里,Jing从“白领的午餐”这个话题出发,和大家聊了聊繁忙工作间隙的午饭。在快餐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思考吃什么和怎么吃?

“画餐盘”的行动看似很小,却给了大家一次重新去思考食物、思考饮食方式的机会。分享完可持续食物的干货后,Jing带领着大家绘制自己的工作餐餐盘。

那些为人熟知的食物一个个被描绘在餐盘上,每个人的午餐餐盘都展现着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画餐盘的过程中,大家都不时停下笔,回忆自己吃了什么,在怎么吃,和谁一起吃。忙碌的工作中,少有这样的时间去细细回想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日常活动。

画完餐盘后,Jing让大家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午餐。暗黄的灯光下,大家的午餐故事被清晰地展现出来。工作坊的成员多为附近商圈的工作者,听到别人分享午餐时常常会产生共鸣。

随后,Jing又让大家绘制了自己未来的可持续餐盘,在绘画的过程中去思考明天吃什么,去思考自己能为可持续食物带来什么。大家绘制的餐盘不再只停留于食物本身,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被书写在上面。

“我画了很多很多的食物,每一个都很小,就是想要告诉自己吃的多样一点,不要过于依赖某一种食物。“

“我希望食堂可以搬到户外去,中午的时间如果能到户外享受阳光,会很舒服。”

“我希望食物能带来人和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让我们之间的氛围变得更融洽、更温暖。”

“我的理想未来就是有一个共享社区空间,可以把自己做的食物放到一个小空间里面,有需要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拿去。”

工作坊结束后,Jing回忆说每次的食物工作坊都很有意思,听到那些故事,就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怎么生活,他对生活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我们也是希望可以去重新建立人和事物的关系,很多人对自己吃什么是没有意识的,画出来了,讲出来了,才可以慢慢去想自己和食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其实你会发现去改变你的食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相比你去改变一些其他的东西,只要你意识到了,开始去思考了,就可以改变。“Jing笑着说。她期待着”明日之食”在每个人小小的改变中走得更远。

沪公网安备 31012102000132号